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從絲絨革命談翁山蘇姬

很多年輕人可能對共產主義不甚了解,你說中國是共產主義嗎?自從鄧小平開放之後所奉行的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那什麼是具有中國主義的社會主義呢?說穿了就是資本主義?什麼?原來跟台灣一樣都是資本主義!那到底反攻大陸要攻什麼?這問題應該反過來問台灣民主是誰的功勞?我想是來自全體民眾。

絕對的權利帶來絕對的腐敗,制度無人抗衡到最後一定失衡,所有革命來均自不滿,不滿的抒發方式有很多種,但目的都是為了改變,重點是改變而不是紓發,假如紓發完卻沒有任何改變,抒發只有安慰的功能,終究被吞沒在制度之下,近代最有名的的革命是捷克的絲絨革命,不流一滴血而平靜完成政權交替,但除了革命者理智之外,也是被推翻的政府沒有採取激烈的手段,老實說這是捷克人民素養問題,而帶頭的革命者這些文人他們要的是不是權力也不是流血而是更好的制度,非洲有些國家常見推翻了一個豺狼又來了一個野豹,革命軍當政後還是奴役人民,那到底這樣地革命代表了什麼?僅只是爭奪權利。
搖滾樂真的曾經改變世界,前捷克總統哈維爾是地下絲絨的頭號歌迷,讓我改變了嬉皮的無力的印象。



民主用於水準夠的民眾上,所得到的決定才夠明智,民主決定不一定是正確的決定,僅只代表這是多數人的決定,並不一定符合道德,就像大雄跟技安跟阿福投票決定要揍大雄,是投票決定出來的,但誰都知道這只是霸凌,所以大雄通常會找小叮噹拿法寶來懲罰技安,但這絕對不是以愛之名。

所以緬甸人民最終需要法制社會還是翁山蘇姬?我想應該是法治社會,但不可否認在軍權政府尚未放下搶桿子之前,人民還是需要這種偶象似的崇拜去紓發壓力,所以<以愛之名翁山蘇姬>把重點放在翁山蘇姬個人的犧牲,也可充分看出緬甸的現況,緬甸絕對需要翁山蘇姬這樣的和平革命者,但革命能不血腥的達到成功,也需要當權者的容忍;魯貝松這樣革命電影,老實說我覺得把焦點放在個人的愛及犧牲是太過樂觀,就像佔領華爾街運動也提倡非暴利,但是毫無力道,華爾街沒有得到任何教訓,但盧貝松的立意是很好的,因為正義不是血跡斑斑而是一場思辨之旅,我們不期待任何的戰爭,而希望緬甸人民能真正的得到民主自由建立法治國家,雖然這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

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以愛之名:翁山蘇姬 觀後感

今天看了《以愛之名:翁山蘇姬》,看完覺得跟朋友因為看法不同,在臉書上有激烈的討論,我覺得故事本身很動人但電影很平淡,朋友認為他很感動,我認為平淡的部份是,革命是很嚴肅的,我覺得對於緬甸社會不公平的現象著墨太少,只把焦點放在個翁山蘇姬身上,心裡也覺得革命不可能這樣就能成功,民主運動是群體意識而非造神運動,人民需要的是平衡完善的制度,革命能成功一定是群眾的力量而非個人因素,朋友則認為是愛造就了這一切,細說下去我覺得這太理想性了,還拿北韓的例子來指出民眾是盲目的(事實上看這些民眾不很像不問是非死忠的深綠或深藍選民嗎?),但仔細想想我只是把對制度的無奈轉介到我朋友身上,的確人民是需要英雄的,也許這不是民主社會需要的,但在極權體制下,我想一定要有這樣的人物才能讓人民看到希望。

        在台灣我們面臨的資本主義社會是企業大道不能倒,所以我對於改變體制是悲觀的,但經由今晚你來我往的討論後,我不禁思考起朋友拋下的問題,你該給下一代怎樣的未來跟人生觀?你不能改變社會,但是我們要反求諸己不是嗎?正好今天買了彭明輝教授的新書,裡面講到德雷沙修女一輩子為了窮人奉獻,也許沒有改變社會問題,但她找到了她的人生價值,這給我一記當頭棒喝,我把心思只放在我不能改變的事情上,卻忘了自己該追求怎樣的人生,最近新認識的一位朋友送了一段話給我,他追尋人生的真理不如神賜的恩典幸福,神的恩典我想就是愛,以前我總覺得為何上帝要禁止人嘗禁果,但現在我有時反而羨慕單純的人總是輕易獲得幸福,人這輩子找到你願意付出的方向,也許是為某件事付出,也許是為某個人付出,你就得到快樂,人生的價值就由此而來。

        回到電影本身,的確我認為電影拍的不夠好,假如沒有我這樂觀的朋友改變了我的想法,這部片我是找不到感動的,我們所楚的世界充滿殘酷,但我們的世界還是充滿了愛,只是看你要看見殘酷還是看見希望,《以愛之名:翁山蘇姬》無論拍的好不好?但至少拯救了我悲觀的想法,要以更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

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愛是長久的陪伴



        今天無意聽到了這首愛的代價,聽了真是溫暖及感傷,年輕時我憧憬金庸小說裡楊過小龍女這般熾熱的愛,覺得這才是真愛,現在則是欣賞張無忌懂得忍住悸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伴侶,有些歌隨著年齡增長,聽來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從前只覺得一直重複唱著走著走吧~走吧...覺得挺無趣的,現在細細品嚐歌詞裡的文字,感覺這詞寫的真好,人真的要學著自己長大,也可能自己當了父親必須成為別人的依靠,很多事自然就懂得自我安慰,自己去消化掉負面情緒,當然也會更明白父親養育我的辛苦,從感情講到親情看似不相關,其實對於愛都是付出及忍讓同時也享受甜蜜,成長就是懂得負責任。

        年輕時也有過刻骨銘心的戀愛,濃烈的情感總是燃燒自己燙傷別人,而現在是不至於如歌詞寫的心中沒有火花,而是懂得溫暖地像盞夜燈給人安全感,流星也許燦目卻彷彿從未存在,長久而穩定的陪伴,其實是有著更多付出的,「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首出現在周星馳電影裡的對白其實很有深意,穩定的感情自然不必證明,不必示愛而是一直存在,最後感謝我的另一半,有了你我生命才完整。
   

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感謝曾經對我嚴格的人

來台北一週了,這裡的步調讓急性子的我看起來很平常,來沒幾天就懷念起高雄便宜的小吃跟電影,還有能騎上去的人行道,我喜歡自然但我發現我適合在都市生活,冷漠的人群讓我有更多時間思考及感受...自己還算年輕的已婚身分引來不少注目,其實不是我有勇氣,是台北物價太高,隨便買棟房子的錢都可以環遊世界了,只是選擇不同罷了,台北的朋友環遊世界應該比買棟房子更有價值吧?

咦?好像跟標題無關!我想感謝一位嚴格主管的訓練,在比較沒人味的台北還挺受用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