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1日 星期六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 觀後感

克里斯多夫諾蘭之蝙蝠俠最終章在美國首映時,有殺手闖入戲院奪走了12條人命,他自稱小丑,是位成績優異的高材生,有人認為他太入戲,但是其實類似的新聞不時在美國上演,問題的源頭就是槍枝氾濫的問題。


        談到槍枝氾濫,不得不提到我心目的紀錄片大導演"麥可摩爾",他在柯倫拜校園事件,所提到的槍枝問題,源頭就是仇恨與剝削,不公平的制度讓右派的人士取得權利,但也害怕被報復,所以運用獵槍協會政治實力,讓美國民眾取得槍枝非常容易,你知道在美國一顆子彈多少錢嗎?比養樂多還便宜,只要台幣6塊錢就能擁有一發子彈,甚至去銀行開戶或理髮就送子彈,所以戲院殺手才能在網路上輕易的購買6000發子彈。 邁可摩爾的論點是仇恨的源頭來自於不公平的制度,也就是佔領華爾街運動中那擁1%權力的精英份子(多數是白種人),這些人利用媒體製造恐懼刺激消費,所以有獲利驚人武器公司以及保全業者,並拿加拿大居民甚至不太鎖門的畫面來對比同樣多重種族的美國社會,很明顯的美國社會的確瀰漫著恐怖氣氛,很多人批評麥可摩爾的論點太過主觀,但接連從佔領華爾街及戲院殺手事件,都能印證他的真知灼見。        
          班恩這個反派角色並不突出,甚至讓人看不清楚容貌,但是他點出了現況,少數的有錢人壟斷了資源,黑暗騎士中有提到人民需要英雄,很可惜的真實世界英雄少見,惡徒卻不少,事實上我們的處境並沒有比高潭市好,資源分配不均全球經濟衰退,崩世代的我們正在看著夢想消失,取代的是無力及絕望,而且我們並沒有像蝙蝠峽這樣有錢又武功高強的英雄來拯救我們。         但是班恩的形象不明確,正也是癥結所在,班恩代表了仇恨,但仇恨的來源又是這些民眾,假時真的能像電影推翻了現行制度,但也只是讓仇恨宣洩,而無法建立公平的新秩序,人民依舊沒有希望,這時候真覺得三國演義第一話提到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真的很有道理,世界並沒有完美和平的世界。
        假如將仇恨看作洪水,從大禹治水的例子中,我們看到大禹與他父親绲不同的地方是,鲧對於洪水是採取造堤築壩來防止洪水,而大禹則是引水去海裡,所以才得以平息災害,很明顯的美國對於仇恨是採取激烈手段來保護自己,這並沒有解決問題,而是讓仇恨日益增加;回到電影我認為導演的企圖強烈,但細節處理的不好,劇中角色的性格描繪也不明顯,一些細節也沒有交代(譬如糧食),但他的確勾勒出社會的現況,並用戲劇性的結局來淡化問題核心,民眾需要英雄需要希望,但隱藏在人心的仇恨呢?民眾的未來呢?也許這就是烏托邦吧。 2012.08.04後記  沒想到英雄出現了  歐巴馬真的是還不錯的美國總統 歐巴馬勇向擁有槍械的自由挑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