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去一間我很喜歡去的小店 匠居酒屋
在友人介紹之下 跟老闆成為關店後會再去別地方續攤的好友
為什麼喜歡這裡呢
第一點東西好吃跟特別 在這裡吃到傳說中處理不好會中毒的河豚肝跟煙薰河豚胃袋
第二點 老闆是個功力比我強的聊天魔人
第三點 店裡的客人都很特別
針對第三點我們來說明一下
譬如有天我興致勃勃來找老闆關店後去走走
結果店裡有一位操著外省腔抽著雪茄名叫查理的流線老背背
老闆悄悄的告訴我:這位是董ㄟ 你去認識一下...
想起主管耳提面命的告訴我們 要尊重長輩 常跟長輩請益
就起身過去請教年輕人該如何磨練磨練
這位Mr.查理 開宗明義的就從中國文化儒道釋講起
講到佛家十八還是二八重天
我已經開始呈現彌留狀態了(中途我洗了四次臉)
最後送我寫了一篇六和敬送給我
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
另外遇到一位朋友
本來是外國餐廳的大廚
但兩年前買了張去澳洲的單程機票跟身上僅存4000元後就開始長達兩年的澳洲之旅
這期間找了很多工作譬如酒莊 屠宰場 中國餐廳 牧場
常常因為季節關係 必須結束了這地方的工作告別剛認識的朋友後
又開始起身常常是開了15天的車(存了約台幣二萬買的二手車錢)
去下一個城鎮找工作
當然憑著還算愛看國家地理頻道
問了一些有關例如長的很像螃蟹的蜘蛛料理跟開車合法撞死袋鼠的問題後
更是話夾子打開聊個不停
最特別的他跟我分享他的人生觀
他覺得人生最終就是在追求兩個字 平靜
在澳洲生活時 他就有這種感覺 甚至覺得就這麼生命走到終點也沒沒有遺憾
他覺得這樣的生活開拓了他的視野
我跟他說你讓我想到一本書跟電影 阿拉斯加之死(或譯荒野生存)
推薦給你 他聽我介紹之後他說 你果然懂 這是我們背包客的聖經
我問為何回來呢
他說想家
這讓我想到爸媽物質生活缺乏那一代 他們普遍的價值觀都是五子登科努力賺錢
這幾乎是他們的共同人生目標
但我從小就很懷疑這一切
這樣的價值觀我覺得很無趣
且讓我引用電影猜火車的一段話
「選擇生活,選擇工作,選擇事業,選擇家庭,選他媽的大電視機,選洗衣機、車子、CD、電動開罐器,選擇健康、低膽固醇和牙醫保險、定息低率貸款,選擇房子,選擇朋友,選擇休閒服跟搭配的行李箱,選擇各種布料的西裝,選DIY,懷疑自己是啥?看心智麻痺的電視,嘴裡塞滿垃圾食物,最後整個人腐爛到底,在悲慘的家裡生一堆自私的混蛋小孩煩死自己,不過是難堪罷了,選擇未來,選擇生活,......我幹嘛做這些事?」
但是自從我老婆肚子有小孩後
我開始思考是否該買房子
我想最難切斷的果然就是親情的羈絆了
不過我想我女兒剛出生那宏亮的哭聲
對我而言或許是這世界最幸福的一件事
不過當我聽到這麼熱血的尋找生命之旅
我真的有閃過念頭想努力存錢留下一筆夠我老婆小孩一年
然後也這樣成行
別說我這樣的想法太自私
讓我用哈林一首十幾年前的老歌說明
孤獨的需要
總在聽到遠方有些呼喊
在每一個太雷同的夜晚
總有一種莫名的衝動擁抱我
想去一個從來沒有到過的地方
並不是不愛你 只是孤獨的需要
孤獨的需要 找地方把自己藏好
把傷口打開 細心照顧 慢慢治療
只是種孤獨的需要
我不是任性 請你明瞭
愛情與孤獨不該做比較
沒有誰比誰更好
在每一個太雷同的夜晚
總有一種莫名的衝動擁抱我
想去一個從來沒有到過的地方
並不是不愛你 只是孤獨的需要
孤獨的需要 找地方把自己藏好
把傷口打開 細心照顧 慢慢治療
只是種孤獨的需要
我不是任性 請你明瞭
愛情與孤獨不該做比較
沒有誰比誰更好
接下來介紹這部電影
因為下面這位作者的介紹十分完整
我就直接引用了
"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是描述一位家庭富裕、前途似錦的大學生克里斯在阿拉斯加遇難的真人真事,當然,人都死了,如何拼湊他生前的故事?原著"阿拉斯加之死"(書名同片名)是由一位叫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的記者在事件披露後,一一探尋克里斯在流浪足跡裡所遇過的人,經描述與研究還原克里斯生前最後的點點滴滴。
![]() | ![]() |
| 比莉總是在夢中驚醒,他夢見兒子克里斯向她求救,克里斯已經失蹤一陣子 | 司機告知克里斯如果有活著回來,送他的靴子裡有電話號碼,務必給他一通電話 |
![]() | ![]() |
| 荒野生存 | 跋山涉水向前,阿拉斯加是克里斯漂泊兩年的終點站 |
![]() | ![]() |
| 克里斯發現一輛廢棄的巴士,決定在此落腳展開新生活 | 兩年前,克里斯自亞特蘭大的埃默里大學畢業 |
![]() | ![]() |
| 與妹妹克萊恩的感情很好,一家人一同慶祝畢業及商討未來再進哈佛的計畫。 | 然而克里斯卻把存下來的獎學金捐出,剪掉信用卡、駕照.... |
![]() | ![]() |
| 把車子丟棄在洪流的水道,人就這樣無聲無響離開熟悉的家人與朋友 | 父母都沒有克里斯的消息,前往亞特蘭大租屋處才發現他已搬離近兩個月 |
![]() | ![]() |
| 1990年八月,克里斯旅行在北加州搭便車遇見了瑞尼與珍。這對嬉皮夫婦四方遊走,與崇尚自由的克里斯話匣一開就有聊不完的話題。理性的珍察覺克里斯似乎有著不願提及的過去,刻意逃避現實過著居無定所的流浪生活 | |
![]() | ![]() |
| 克里斯向瑞尼與珍道別後又開始過著克難卻又愜意的自由生活 | 住在公車裡三個星期了,克里斯非常滿意這樣的生活,但現實問題就是帶來的存糧即將耗盡 |
![]() | ![]() |
| 1990年九月克里斯來到南達科他州,在一個農莊裡幫忙,認識了農場夥伴韋恩,韋恩認為克里斯要前往阿拉斯加很酷卻很不切實際,但也告訴克里斯若要尋求打獵和保存肉品的知識可以請教曾經是獵人的凱文 | |
![]() | ![]() |
| 凱文把要注意的事全部都授與克里斯 | 但韋恩卻不知道什麼原因被警方帶走,臨別前祝福克里斯 |
![]() | ![]() |
| 克里斯來到大峽谷打算泛舟旅行,但駐警不允許,因依照規定克里斯沒有許可證。但克里斯不知道去哪弄來小獨木舟,打算偷偷下水 | |
![]() | ![]() |
| 湍急的科羅拉多河危機四伏,但克里斯憑著傻勁越過層層險境。在泛舟中途遇見兩位舉止怪異的丹麥情侶--麥茲與松雅,松雅毫不避嫌裸露上身歡迎克里斯的到來,兩人還幫克里斯規劃了一下後續泛舟的行程。後因水警的追趕,克里斯不得不離開這兩位熱情的友人 | |
![]() | ![]() |
| 1990年十二月,沿著科羅拉多河克里斯最後來到墨西哥 | 經過邊境警察的協助克里斯得以重返美國 |
![]() | ![]() |
| 偷搭貨櫃火車最後來到洛杉磯 | 原先前往遊民收容所借宿又決意反悔 |
![]() | ![]() |
| 在妹妹眼中父母未曾如此同心,就因克里斯的失蹤 | 克里斯抓到一隻麋鹿,肉品保存所學的就得派上用場 |
![]() | ![]() |
| 無奈未保存妥善而腐爛,被野狼給瓜分掉 | 1991年十二月,克里斯又偶然遇見瑞尼與珍 |
![]() | ![]() |
| 這一群人都是旅行車露營的同好,還認識了一位小姑娘崔西。克里斯在此等待前一陣子打工還未發的薪水,就與他們一起住了下來。與珍閒聊時,才知道她曾經有個兒子,但某天兒子離家失去音訊,談話間眼神盡是悲痛與難過,珍似乎暗示著她希望克里斯的父母知道他在哪 | |
![]() | ![]() |
| 這回克里斯又即將離去,珍帶著滿心的祝福與不捨向他道別 | 克里斯讀了一本有關幸福的書,體認到家人與生活之間的重要意義 |
![]() | ![]() |
| 這時克里斯背起行囊決定往回家的路啟程 | 豈知初來時的小溪因夏天雪水融化成了湍急的大河流 |
![]() | ![]() |
| 1991年二月,克里斯來到索爾頓市,搭便車遇見一位好心的老人隆恩。隆恩好奇怎會有位23歲的年輕人無所事事卻紮營在這一個鳥不生蛋的地方 | |
![]() | ![]() |
| 隆恩的妻兒在一場車禍喪生,就這樣孤獨過著。遇見特別的克里斯讓他倍感溫暖 | 隆恩教導克里斯如何製作皮革,克里斯在皮革上刻出自己過去兩年的旅遊經歷 |
![]() | ![]() |
| 克里斯故意話激老骨頭爬上小山丘 | 隆恩表示克里斯離去後會一直掛念著他 |
![]() | ![]() |
| 克里斯獵不到牲口,每天挨餓而瘦了一大圈 | 照著書上的圖示採集植物來吃 |
![]() | ![]() |
| 吃完隔天醒來後渾身不對勁,再翻書確認後才發現自己把外型相似的甜碗豆和阿拉斯加野薯搞混,而甜碗豆是帶有毒素的植物,吃了會導致厭食,甚至死亡 | |
![]() | ![]() |
| 原先惡劣的環境加上每況愈下的健康,克里斯似乎一步步走向死亡,甚至連野熊也對他沒有興趣 | |
![]() | ![]() |
| 1992年三月22日,隆恩預知克里斯即將不告而別,果然撞見克里斯半夜正為出發做準備。隆恩堅持送克里斯一程,並在下車前告訴克里斯說自己沒有子嗣,希望能收養克里斯。克里斯承諾從阿拉斯加回來後會與他討論這件事情 | |
![]() | ![]() |
| 克里斯就這樣背起行囊啟程,望著克里斯的背影,隆恩不禁流下不捨的眼淚。 | |
![]() | ![]() |
![]() | ![]() |
| 克里斯的旅途裡遇到了疼惜他並把他當兒子的瑞尼與珍、把他當好哥們的韋恩、極度熱情又友善的丹麥情侶,還有短暫邂逅卻對克里斯依戀不已的小姑娘崔西。雖然他們都是旅途中短暫的過客,給予克里斯的關懷與感受也不盡相同,但一樣都為克里斯的每次啟程依依不捨,每段回憶都是那樣美麗且璀璨。(這幾個回憶片段只有十五秒卻讓依森爆淚) | |
![]() | ![]() |
| 老父跌坐在大街上滿懷絕望與悲痛 | 克里斯就這樣消失在隆恩眼前走向毀滅之途 |
![]() | ![]() |
| 如今死亡逼近克里斯脆弱的生命 | 克里斯看見自己回到家與父母擁抱的幸福景象 |
![]() | ![]() |
| 克里斯在荒涼的阿拉斯加原野靜悄悄離去,在瞬息萬變的大自然裡,這僅僅只是一片凋零的落葉,沒人知道 | |
這部電影第一次看沒什麼感覺,就像一般電影平述一件悲慘的真人真事而已。然而不超過一個禮拜看了第二次,看完內心卻是有莫名的悸動,並不是說對於克里斯的一意孤行改為認同,而是克里斯在旅途中遇到的過客,每一個人幾乎都散發著令人無法抗拒的純真情懷,毫不矯情也不做作,最後讓克里斯回憶起來是那樣美麗。但或許就是因為太美,隨著克里斯終將熄滅的生命,一切都得凋零枯萎。克里斯的死沒甚麼好可惜,但片尾加了這段回憶,不捨、沈重、惆悵、心碎,一股低迷的複雜情緒交織一起直衝腦門 ,再加碼一段父親老淚縱橫 ,依森就這樣不爭氣落下淚來。
![]() |
阿拉斯加之死 |
事件發生披露後,各方對於克里斯的作法有不一樣的解讀。有人認為克里斯有著與一般人不一樣的心靈層次,非常讚賞他追求理想和深入險境的勇氣,當然也有人認為他過於自私(離棄家人失去音訊)、天真(世界並不會因克里斯的不滿而改變),以及輕忽大自然的毀滅力量。其實依森並不會想去探討這到底是對還是錯,克里斯對於父母、政治家甚至世人有太多的不滿,認為"社會"的組成總是人吃人,充滿虛偽與欺騙。因此他想前往一個甚至連金錢都不需使用的理想國,既然沒有這樣的地方,自己就去創造一個。但非常諷刺的是他在旅途中遇到的這些人,完全不是他所形容的那樣,是一面之緣也好,是深交知己也好,對尋求幫助的克里斯總是如家人般的關心照顧。可惜醞釀這段旅程已久的克里斯早已迷失,放棄家人及前程似錦的年輕歲月,自認六根已清淨具備了十足的條件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烏托邦,然而一切看似美好的世界,潛藏毀滅性的反噬力量,人類若沒有能力抵抗,理想世界怎看也不理想。反而他極為鄙視的Society(社會),不曾有人加害於他,反倒是處處溫暖。
![]() |
| 其實克里斯極度善良,流浪期間一度想打回家像父母報平安,卻因為隔壁講電話的老伯伯正挽回情人而銅板沒了,與家人聯繫的機會就沒了 |
![]() |
克里斯誤食植物後變成這副鬼樣(飾演克里斯的演員艾米爾賀許為此減掉將近二十公斤) |
瘋子的瘋語終究是不會承認自己已瘋,克里斯的想法世人不一定懂,但大多數的朋友都不是很認同克里斯的作法,只礙於彼此都是因這段旅程偶然相識,別人的理想也不便阻擾太多,克里斯等於慢慢步入令他致死的旅途。克里斯是非常有教養有禮貌的友善男孩,所有與他認識不久的朋友似乎談話五分鐘就願意掏心給他。瑞尼與珍這對四海為家的嬉皮客,基本上就類屬會為反戰、人權或為環保議題的社會分子,思想調性與崇尚自然的克里斯也比較接近。珍曾有過前夫與小孩,但一一都在他的生命中離去,直到遇見瑞尼精彩充實了後半段的生命,而克里斯的出現讓珍把思念愛子的心情彌補在克里斯身上,非常疼惜這位不知何時會離他們而去的年輕人。克里斯第一次不告而別,當第二次兩方再次偶遇時,珍的內心交雜著無法言喻的激動;而在南達科他克里斯遇見韋恩,克里斯哲學似般闡述他的理念,韋恩完全不懂,只覺年輕的克里斯不應該對世界過於偏激或悲觀。即使如此,還是把克里斯當做好哥們,提供克里斯最需要的協助。當韋恩被警方帶走時,給予克里斯最後的祝福,並告知克里斯這裡永遠歡迎他;克里斯在科羅拉多河遇見來自哥本哈根的丹麥情侶麥茲與松雅,兩人釋出極度的友好與克里斯交心,麥茲與松雅是屬於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旅遊家,一如典型的歐洲人,崇尚自然不受拘束的生活,松雅甚至毫不避嫌褪下外衣裸露上身與克里斯擁抱示好,熱情的款待讓克里斯有點無所適從,無奈水警的追趕讓這段緣份顯得短暫匆促;克里斯又巧遇瑞尼夫婦時也結識了小姑娘崔西,16歲的她情竇初開,深深地被克里斯所散發出來的優雅氣質及才華所吸引。與克里斯相處的這段日子讓她倍感幸福,卻也因克里斯的離去心痛不已;克里斯在索爾頓遇見獨居老人隆恩,傳統的思維對於克里斯年輕卻不去開創美好人生的生活方式感到困惑,但漸漸的一老一少彼此找到相處上觀念的平衡點,妻兒早逝的隆恩甚至想收養克里斯作為孫子,但尊重理想也只能心碎任由克里斯離去,等待哪天平安歸來;甚至克里斯生前最後見面的友人,盼望克里斯步出冒險旅程後給個電話,讓他知道這年輕人一切安好。其實就是這些付出的都是真誠的愛與關懷,克里斯遠離他們繼續旅程,大家還是得依著自己的生活方式過下去,往後或許會依稀想到曾認識這樣一位令人喜歡的年輕人時,會去想像他現在是否也過得好。或許有天會真相大白,或許永遠也不會知道,一切是那樣令人惋惜又難過,因此後段描述這些人幸福歡笑的景象,接續克里斯瀕死的慘狀更顯得惆悵,依森看到此景不禁落淚。
![]() |
崔西抱著別的男孩共舞,但眼神卻充滿哀愁,或許心裡一直掛念著那位帶給短暫且美麗回憶的克里斯 |
![]() |
克里斯遺言:”我有如此快樂的人生要感謝主,各位,再見了,也願上帝祝福你” |
| 克里斯真正的路徑,電影多少都有做一些簡化 | |
| 1990 | |
| 六月 七月6日 七月10日 七月底 八月 九月 十月 | 從學校畢業離開亞特蘭大 來到內華達的密德湖 展開環湖徒步之旅 搭乘"瘋癲"厄尼的便車前往北加州遇見瑞尼與珍 前往南達科他州幫韋恩工作來到加州東南方的尼斗市,之後前往亞歷桑納州的托波克市展開科羅拉多河泛舟之旅 |
| 1991 | |
| 一月11日 一月18日 二月3日 二月24日 二月27日 五月 七月至八月 九月 十二月 | 遭遇暴風在墨西哥灣上岸越過美墨邊界返回美國前往洛杉磯取得身分證回到密德湖取回一些埋在當地的依些私人物品 來到拉斯維加斯在義大利餐館打工 離開拉斯維加斯 來到奧瑞岡州 又折返到亞歷桑納州的牛頭市,並在麥當勞打工 來到加州南邊尼蘭市,又遇到瑞尼與珍 |
| 1992 | |
| 一月 二月 三月5日 三月14日 四月18日 四月27日 四月28日 八月18日 九月6日 | 來到索爾頓市,遇到隆恩 又回前往南達科他州幫維恩工作,之後又返回加州到了聖地牙哥,準備了前往阿拉斯加所需 來到西雅圖,並請隆恩前來接他 隆恩送克里斯前往科羅拉多州 來到蒙大拿州 前往阿拉斯加第二大城費爾班克斯開始徒步行走史坦碧古道(Stampede Trail)死亡,年僅24歲 在史坦碧古道的廢棄巴士裡發現克里斯的屍體 |
依照上述的資料,與電影裡克里斯極端嚮往阿拉斯加的描述有些許落差,失蹤兩年期間真正在阿拉斯加只有不到四個月的日子,其餘都是在美西遊走,旅途甚至會離阿拉斯加越來越遠,賺來的旅費也是在嘗試各種旅遊體驗上花掉,似乎克里斯並非一意孤行朝著阿拉斯加前往。要說克里斯是思考先進?還是腦殘白痴?這恐怕見仁見智,他的言語似乎帶有很多人無法會意的哲學理念而看似高調,但最後竟然是看書才理解親情的珍貴而看似遲鈍,原來理念繞了一大圈,克里斯的思考還是要回歸一般人最平凡的本質,但美國繞了一大圈,卻再也回不來。有人說克里斯的這段故事是不自量力的自殺式旅程,其實並不盡然。何以自殺式之說?如果克里斯沒有渡過那條河似乎狀況也不會那麼糟,或是說如果不是吃錯植物也不會加速死亡的到來,只能說...不夠充實的求生知識和背到家的運氣使然罷了。兩個星期後克里斯就被兩位獵人發現陳屍在公車裡,這個地方開不開化只是一個程度上的描述而已,地球上仍存在幾百年都不會有人造訪的絕境,克里斯的理想國算是屬於還滿"文明"的一方(至少這裡還有一輛被廢棄的公車),只是對於一般人來說這已是極為蠻荒的地方。克里斯一點也不想死,但食物中毒加上惡劣環境,急躁的心情只是更加速死亡的到來。克里斯被發現時,大約只有30公斤。
![]() |
| 事發地點位於阿拉斯加斯加第二大城費爾班克斯西南方約一百公里處,廢棄的巴士就是費爾班克斯的交通車。自克里斯事件發生後,史坦碧古道陸陸續續有遊客前往參訪。 |
![]() |
克里斯本尊,事後這張相片被發現在他的照相機裡 |
男主角飾演克里斯的艾米爾賀許(Emile Hirsch)在台灣的知名度並不高,搬得上檯面可叫得出的電影就是與伊麗莎庫斯伯(Elisha Cuthbert)的鄰家女優(The Girl Next Door),雖然身為要角,但往後的星途並沒有特別順暢,或許是因為這幾年美國這種YA青春類型的小品太多,想出頭真的要遇見伯樂。然而本片原先是要請李奧納多(Leonardo DiCaprio)來飾演克里斯,而要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出任隆恩一角,不過馬龍白蘭度已經逝世將近四年,何來請他演出的理由?其實西恩潘(Sean Penn)醞釀拍攝這一部電影已經十多年,但由於這是屬於真人真事,就如同911事件得顧及當事人家屬的感受,直到後來家屬走出傷痛並支持搬上螢幕,2006才展開拍攝工作;飾演崔西的克莉絲坦史都華(Kristen Stewart)帶有叛逆、憂鬱、聰穎的特質,其實已經忘了她在顫慄空間(Panic Room)的演出,只記得片中茱蒂福斯特的小孩不知道是男還是女,如今這女孩亭亭玉立,雖然以往成績平平,但越來越受矚目;提到劇中的隆恩,是老演員哈爾霍爾布魯克(Hal Holbrook)代替了馬龍白蘭度,其實他因為這個角色入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當初也是因此而好奇找了"荒野求生"來觀賞。當然奧斯卡是怎樣選的不知道,雖然被險路勿進(No Country for Old Men)的賈維爾巴爾登(Javier Bardem)擊敗,但依森還是最讚賞哈爾。隆恩與克里斯的認識並不久,但克里斯的出現就像沙漠裡的甘霖,滋潤了隆恩喪失妻兒的孤苦生活。他想把無私的愛都奉獻給了這位年輕人,最後離別時的演出令人鼻酸,即使收養一事克里斯承諾會回來商討,但隆恩望著克里斯的背影淚珠子就這樣落下,似乎預告著克里斯不幸的命運;威廉赫特(William Hurt)這次扮演克里斯的父親,其實關於家人的戲大多只有由克里斯的妹妹平述關於家人的心境,威廉赫特並沒有什麼特別表現,但最後無助哭倒在大街上,把兩年尋子的折磨心境一次演足;片中還有文斯范恩(Vince Vaughn)飾演韋恩、凱瑟琳基納(Catherine Keener)飾演珍。
![]() |
克莉絲坦史都華從戰慄空間到現在,越來越美麗亮眼 |
![]() |
哈爾霍爾布魯克的表現無懈可擊,心碎的眼淚就這樣落下 |
![]() |
威廉赫特可是把絕望的老爸演得活靈活現 |
![]() |
2008奧斯卡典禮最佳男配角入圍的有... 凱西艾佛列克、賈維爾巴爾登、菲利浦西摩霍夫曼、哈爾霍爾布魯克、湯姆威爾金森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